交友軟體大分享(上)
閱讀時間: 2 分鐘前言
最近因為有蠻強烈的需求(請不要追問是什麼需求),所以用了蠻多的交友軟體。結果身邊的朋友一直不斷的敲碗,希望我分享使用心得。因此這篇就這樣誕生了,我會融合使用者和產品經理的角度,寫出一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成功脫單的好文。希望我助人姻緣後,也可以有些好報XDDD
雖然蠻多人對交友軟體有些偏見,但出社會之後真的覺得太難認識新的人了,把交友軟體當作一個擴大自己的交友圈、networking一下的方法也不失為一件壞事。在這邊還是要宣導一下,我覺得大家可以在交友軟體上尋找各式各樣的關係,只要確定雙方目的一致,人生苦短,真的沒有什麼不可以。
Tinder
1. 特點:
- 池子裡面的魚超多:全球的用戶數真的很多,因此Pool真的很大,用戶類型、國籍和取向都很多元,真的超級常看到一些感覺本來一輩子不會認識的人XD。以前好像很多人喜歡用它來練英文哈哈。
- 大海撈針:但也因為用戶數很多,很難確定對方是否目的相同(現在貌似上面也有一些直銷保險之類的目的)。雖然好多人都說上面的人主要是來約炮的,但我蠻多朋友是在Tinder上面找到認真的交往對象。
- 外貌至上:在Tinder上能看到的個資其實不多,真的主要是靠照片。
- 操作真的超直覺:這真的三歲嬰兒也會使用吧。
2. 評論:
說到Tinder應該是沒有人不知道吧。不知道交友軟體是什麼,也會知道Tinder吧。雖然自己在上面的成功率為零,但我其實一直是Tinder的小粉絲,覺得好多付費機制和功能都做得很好,廣告設定的場景都很棒也不擾民。在瑞典為了使用跨國護照功能,我有當過付費用戶一段時間,最讓我惱怒的部分應該是,people who likes you 和主頁面的召回是分開的,而且cache在客戶端,所以超常我已經在People who likes you 的頁面左滑了,但又會在主頁面看到那個Profile,瞬間覺得自己重工了XDDDD
有一篇很久以前在說明Tinder的推薦算法的文章說到,它會根據三個維度來決定你的帳號的分數,分別是你在app上面的活躍度(你有沒有真的聊天、多頻繁上線等)、挑惕程度、受歡迎程度,那分數越高當然就更容易跟分數高的人配對到。不過Tinder說他們現在已經不這麼做了,但誰知道呢。2019年他們的說法是改成比較偏向用協同過濾的方式來推薦。不過不管是哪種做法,冷啟動都是個問題,同時也是個福利。所以當你覺得你的帳號被你玩壞,玩壞的方式可能包含使用太久、拒絕太多人、都不跟人類聊天,真的就重新辦個新帳號吧。第一次發現換個嶄新人生那麼容易呢。
附上很棒的產品分析文章。
Coffee Meets Bagel
1. 特點:
- 需要Facebook帳號或是電話號碼連結:因為這樣大幅的降低了假帳號的可能性。
- Match後的對話限時七天:時間限制可以給大家一些去傳訊息的動力/壓力,同時如果你聊不來,也不用尷尬或是冷處理,因為系統七天後會自動關閉對話。
- 根據男女不同的交友偏好設計:官方的介紹是說,男性期待選擇更多,但女性謹慎選擇交友對象且期望擁有主導,而CMB找到了平衡兩者需求的方法,開發了他主動、她主導的模式。男性每日中午可收到多達21個配對,可以選擇按讚或跳過(不過我辦了一個男生的帳號,還是只有推十個啊,好奇怪。);而系統每天會為女生配對十個潛在、已表示興趣的對象,如此一來女生便不再需要揣測對方心意或陷入表錯情的窘境。也因為個數限制,我覺得大家會比較謹慎,不像tinder,我曾經一個晚上當遊戲在玩,亂滑上百個profile哈哈。
- 交友的基本資訊充足:註冊完成後,會要求你填入你的身高、信仰、學經歷,並且詢問你理想對象的條件。個人檔案裡面也可以填更多資訊,包含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希望對象是怎樣的人。所以真的蠻可以從個人檔案就找到一些破冰或是合不合得來的signal。以及,對我個人來說,對方的身高超重要,對方的身高超重要,對方的身高超重要,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CMB有顯示這個項目直接加十分。
2. 評論:
這個是我真的蠻認真推薦給周遭女性的產品,聽到很多姊姊在上面找到對象的成功案例,感覺平台上的人多半都是想要認真認識朋友的人。但必須要說,因為每天看得到的人很有限,使用起來也會比較佛,真的很看緣分和感覺。另外還有一個無法解釋的事情是,上面好多工程師,但我沒在國外試過,不知道國外的話是不是也是如此,應該是只發生在台灣的神秘現象。我非常喜歡Profile呈現的Layout,把所有資訊呈現的非常清晰。台灣在上面是個國家,更加分。
然後對,因為試用期忘記取消,所以我也當過付費用戶。我覺得很有趣的是Activity Report這個功能。計算方法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了。其實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我蠻好奇這個背後的用戶心理,姑且把這個稱作活躍度指標好了。當我看到這個用戶活躍度很高的時候,確實會預期跟這個用戶比較有機會可以互動,好像比較有機會發展關係。但這個不是也表示這個人同時跟很多人在聊天嗎,達成目的的機會好像沒有比較大arrrrr。而且這個人如果各項都很活躍的話,就給我一種他亂槍打鳥的感覺啊(但算了,說實在話,交友軟體上誰不是都在努力試試呢)。結論就是,我目前還蠻困惑這個的設計的哈哈。好想聽大家的想法哈哈。
OKCupid
1. 特點:
- 資料填寫非常完整:這大概是我看過最多項目要填寫的交友軟體了,不過這個設計也代表它在替你篩選那些不是那麼認真想要交友的人。基本填寫的資訊包含身高、嗜好、尋找對象條件。
- 價值觀配對:不只要填寫基本資料,還會有一連串像心理測驗的題目,了解你對於某些議題或是未來人生規劃的想法,以及你希望對象的答案是什麼,例如我就有回答到是否支持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政治傾向、星座對於配對重要嗎等問題。填寫完畢後,在每個人的檔案旁邊都會有個價值觀相似指數,算是非常大數據的一個作法。
- 推薦的人有分不同種類:會根據一些不同的條件來推送推薦的人,例如近期有上線、跟你政治傾向一致、在附近的人等。你也會更了解為什麼系統推送這些人的原因,我很喜歡這種讓用戶掌握資訊和狀態的使用體驗。
2. 評論:
這上面真的好多外國人,滑到甚至想說我現在人不是在台灣嗎?不知道為什麼這個App在我周遭的討論度頗低,但在國外好像非常盛行(是因為這樣才充滿了外國人嗎)。
一個很有趣的設計是,會先看到對方自填的自我介紹,點入完整的profile之後,才會有一些傳統、制式化的條件。我喜歡這個設計的原因是,可以某些程度上先不受世俗的條件和背景影響,先大概了解這個人可能是個怎樣的人,有興趣再去進一步看現實的條件XD
Discovery Tab 則是有一點小混亂。最上方的What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羅列了很多跟你回答相同問題的人類,而第二個部分則是有filter的搜尋功能,第三個部分則是可以用興趣去找到有共同興趣的人。看的出來是想要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管是對一件事物的看法一致,或是有相同的興趣,但這頁的每個component設計的好不一致,讓人有點眼花撩亂,擷取不到重點,完全沒有想要認真查看的慾望。
如果它可以在用戶做完各式各樣的選擇題後,給用戶一個簡單的feedback,有點類似做完心理測驗的分析結果的話,應該可以蠻大幅度的提升用戶填寫意願。
緣圈
1. 特點:
- 四階段配對交友:每天介紹16人,2人湊成1組,一共有8組的名單,讓你從兩位選一位的篩選方式,選出比較喜歡的異性,而中間要經過四次選擇後,才可成為好友並聊天。
2. 評論:
這個我真的超不常用的哈哈,覺得真心太佛XD 雖然因為這樣的機制,互相選擇到最後的人對彼此喜歡的程度相較於一般看照片左右滑的交友軟體要高出不少,但說實在話,我自己是覺得那個喜歡程度還是建立在看照片的前提,結果還浪費我那麼多時間,倒不如直接聊天認識彼此還比較快。
在使用的時候,我一直不斷想到一些錦標賽的晉級圖,然後一直想說天啊這件事情真的有籤運之分欸哈哈啊哈哈。
整個UI設計都非常的粉紅,這個讓我很想刪app哈哈。
後記
寫了四個就好累了啊,下次有空再來寫Hinge, Pairs, Bumble, Paktor, Soul 和Omi這幾個App好了。
至於你問我到底哪個成功率最高、最好用,我是真的沒有解答。一切可能真的都是緣分吧(煙)。(大家要不要一起去拜月老!)
跟朋友討論的時候,朋友也會說:「阿你不是產品經理嗎?可不可以找出一個公式,告訴我哪個人真的就是perfect match,這樣多節省時間。」雖然我是那麼的相信科學、演算法和大數據,一直覺得依靠科技應該可以找到最佳人選(我自己也多麽希望可以節省時間哈哈,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很重要arrr)但就會想到HIMYM S1E7裡面的對話:「Love isn’t a science. You can’t calculate feeling. When you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 an 8.5 equals a perfect 10.」 所以只能繼續努力了。
希望不用我寫下一篇大家就已經脫單!
Go Fishers and Fish!
想要當個交友達人?快下載Me Loop交友不再是難事!
立馬展開新生活:http://onelink.to/meloop